清华新闻网3月15日电 3月11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追光”青年科创论坛在主楼举行。来自各个院系的青年师生汇聚于此,共同分享自己的科创经历与成果。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副校长曾嵘、校团委书记王睿出席活动。
过勇讲话
过勇表示,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非常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学校将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探索学术前沿、投身基础研究、聚焦“卡脖子”技术、关注学科交叉;让清华的同学们在“深海求生”中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在挑战中挖掘科创兴趣、打好学术基础,让科创完成从浅尝辄止到累进输出的进阶,让敢于挑战、持之以恒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标杆。推动学生科创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构建高质量赛事体系、推动赛课结合、增强师生互动、拓展社会资源。学校将进一步推进落实全过程累进支持、全方位匹配资源的因材施教模式,努力把清华同学都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追光”青年。
曾嵘讲话
曾嵘表示,高校作为科技的攻关前线、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的驱动源泉,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面向新发展阶段,学校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安排、一体部署,2021年底正式发布《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30创新行动计划》。去年以来,学校持续推进大学生“追光计划”,推广赛课结合新模式,促进优秀科创成果产出,推动学生科创工作由“高原”向“高峰”进阶。未来,学校将持续挖掘重点科研平台、地方应用场景、科技领军企业,汇集更多优质资源支持同学们开展科创活动,引导同学们立足四个面向,做有价值的研究。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坚定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从世界前沿问题里找目标、在国家社会建设中定课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智慧和力量。
青年科学家蔡峥、赵慧婵、王笑楠(从左至右)作主题分享
主论坛于11日上午举行,来自各院系的优秀青年师生代表作主题分享。天文系副教授蔡峥介绍了自己在天文领域的科研经历,以及发起宽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MUST)建设的初心,“作为科研工作者,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机械系副教授赵慧婵分享了自己关于柔性人工肌肉与机器人的研究,从基于介电弹性体驱动器(DEA)的柔性驱动技术,到柔性触觉传感器、微型飞行机器人与软体机器人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常常齐头并进,“做科研的过程就是不断从实际中发现问题”。化工系副教授王笑楠从本科毕业开始不断探索自己的科研兴趣,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将人工智能与工程研究相融合,逐步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科研工作者,抓住交叉学科推进的机会,最终创建了智慧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对于科研中的机会,大家可以勇敢‘Say Yes’,在过程中突破自我”。
优秀学生科技创新代表作分享
化工系2021级博士生李西尧曾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回顾自己的科创经历,他表示“科研要甘坐冷板凳,度过心态低谷,让自己拥有持续下去的动力”。致理书院2020级本科生任若寒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于《计算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他分享了自己在导师丘成栋等老师的鼓励下,不断探索交叉学科计算生物学的经历。社科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湘退伍回到清华园后,积极开展退役军人社会融入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社会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真正做到“把自己作为方法”。
主论坛上,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了风采展示。大赛特等奖作品“基于Unity的智慧城市系统”团队负责人、未央书院2020级本科生邱江杰分享了作品创作历程及赛事体会,并进行了作品演示。
青年师生对话
随后,青年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进行了对话交流,共同探讨领域前沿发展、高水平成果产出等话题。
“追光计划”项目发布
主论坛上发布了大学生“追光计划”项目。“追光计划”由校团委和科研院立足《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2030创新行动计划》共同发起,旨在以大科学问题为牵引,以大科研平台为支撑,将有组织的科研和有意思的科创相结合,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经过一个学期的酝酿、招募和初期建设,共组建量子计算、医工交叉、碳中和等9支项目团队。未来,9支团队将在学校与指导教师的支持下,继续进行项目推进,对各自的科学目标进行攻关。
主楼前厅墙报展示
62个优秀科创项目还在主楼前厅进行了墙报展示。
分论坛交流现场
本次论坛同时设置信息技术、机械控制、环保建设、能源化工、基础科学和人文社科六大分论坛。
来自机械系、计算机系、化工系、天文系、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等院系单位的老师和300余位同学参加活动。
供稿:校团委
编辑:李萍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