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师 风范长存
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暨《郑可》作品集首发仪式举行
清华新闻网5月26日电 2015年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实践者、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家、著名雕塑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为了缅怀这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纪念郑可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暨《郑可》作品集首发仪式”于5月23日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美术学院举行。
程建平发言。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常务副校长程建平、校务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明旨、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功强、郑可先生女儿郑方以及郑可先生的同事出席了仪式。
王明旨发言。
程建平、李功强发言高度评价了郑可先生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教书育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不懈探索的创新精神、立德树人的高尚品格。
王明旨、常沙娜回忆了郑可先生先后发言深情回忆了和郑可先生交往的故事,高度赞扬了郑可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著名设计理论家王受之、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美术学院梁仁生、杜大恺、陈瑞林、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沈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唐克美等先后发言深情回忆郑可先生教书育人的故事,赞扬了以“美化人民生活,用美来塑造人的心灵,这是我们的责任”的艺术宗旨。
曾在美术学院工作过的校友、郑可先生的同事朱军山向郑可先生女儿郑方赠送亲笔书写的书法。
当天下午的研讨会由《雕塑》杂志主编范伟民主持。郑可先生的学生郗海飞、孙嘉英、张锠、杜宏宇、吴少湘、任世民、刘景森、林齐、路盛章等先后发言回忆了受教于郑可先生的情景,先生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他们,学生们纷纷表达了对恩师的无限怀念之情。
特艺78班代表于牧洋向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美术图书馆赠送《郑可》作品集。
本次活动由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美术学院主办,《装饰》杂志、《雕塑》杂志、《上海工艺美术》杂志担任学术支持。来自文化、美术、建筑、科技、教育等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近200人出席本次纪念活动。大会由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主持了纪念仪式。
郑可先生简介
郑可先生(1906—1987),广东新会县人。1921年考入广州市圣心中学,接触红木家具、贝雕、牙雕、玉器等多种工艺美术。1927求学于法国国立美术学浣和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工艺美术。1951年,响应新中国的号召,他毅然卖掉在香港的工厂回到北京,参与国家建设。1952年,到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任教授。1956年参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并转入任教授。1957年,研究成功电脉冲雕刻钢模等先进工艺。1978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郑可工作室”。1982年前往南斯拉夫阿兰杰洛瓦茨,参加“大理石和声音”学会艺术节。
郑可先生是中国现代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开拓者。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一专多能”和“通才教育”的培养,重视艺术和设计之间相互融通的实践研究,塑造和培养能掌握艺术和设计普遍性真理的“通才”。
郑可先生有着高尚的情操与爱国主义情怀。他始终以“美化人民生活,用美来塑造人的心灵,这是我们的责任”作为自己的艺术宗旨。新中国成立后,郑可先生将其在香港的几家工厂变卖后,带着机器设备、工人技师和家眷回国,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参与祖国建设。
郑可先生是现代工业设计与艺术创作跨界结合的实践者。他擅长雕塑和雕刻工艺,在绘画、室内装饰、建筑装饰、陶瓷工艺、工业造型、金属工艺以及货币铸造等领域多有突出的成就和建树。他主持了新侨饭店室内设计、装饰雕塑及配套陶瓷餐具设计,“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的设计,“元帅服”“将军服”金属饰件、硬币设计等等。他研究成功了“电动磨玉”“超声波雕刻玉器”“电成型”“石蜡铸造”“旋压成型”“滚胎成型”等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所有这些科技创新与工艺拓展都凝聚了郑可先生的无数心血与智慧。
供稿:美术学院 学生编辑:长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