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我国的记者节。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新闻界曾经将9月1日定为记者节。1937年11月8日,范长江等我国早期优秀的记者代表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这就是今天中国记协(全称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中国记协的建议,将每年的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记者节与教师节、护士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在资讯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节”更让我们认真思索新闻工作者当下应有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在清华园中,也有很多小记者,他们活跃于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校园媒体中,用手中的笔触、键盘、镜头、或手机,记录、批判与思考周遭的社会生活。
快速离开校园附近的自行车商铺、心怀忐忑按停藏在口袋里的录音笔后,门良杰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被对方发现,”他心里暗暗庆幸。作为校园媒体《清新时报》深度报道部门的一员,这是他第一次进行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尝试。
因为此前校园内频繁发生自行车被盗事件,学生的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门良杰开始大量采访校内保安、被盗学生、自行车商铺业主,甚至选择了卧底部分自行车商铺。之后,他写的《清华自行车偷盗事件调查》被刊登于《清新时报》深度版。
在这份以“校园观察家”为立足点的报纸平台上,活跃着像门良杰一样、来自全校各个院系近100名学生记者。创刊十年来,《清新时报》坚持以学生记者视角记录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校园内外的点滴。
除了由新闻学院主办的《清新时报》,清华校内还有《紫荆》、《新清华》等纸媒的记者在关注校园变化和学生生活,见证改变也收获成长。大部分情况下,校园记者的“工作”和社会媒体记者并无差异。从采访、写作,到编辑、排版,所有的工作都由学生记者独立完成,这是一个对个人工作能力和团队写作能力极大的考验。
此外,清华校内还活跃着大量的“出镜记者”。清华电视台如今拥有近百人的学生记者团,学校的“学生节”、外宾来访等大量活动的第一线,总能看见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带着耳机的学生记者们。他们穿梭于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摄制大量DV作品。他们在《清华见闻》等新闻栏目主持播报,也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拍摄了大量节目素材。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各种“自媒体”也受到了清华人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同学利用微信、人人网等社交媒体平台,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信息空间。例如2011级本科生韩盈舟运营的“舟舟看世界”,2012级硕士生张鄂运营的“灼见”等微信公众号,也都吸引了大量读者的订阅,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校园里的“小记者”们做媒体,有的出于兴趣,有的缘于专业,有的是表达一个年青人对社会的认知与思考。对他们来说,技术或许还不纯熟,文字或许不够凝练,观点或许稍嫌稚嫩,但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记者”这个行业的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