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是虚幻的概念,也不是简单的满足,幸福不是有钱就可以,也不是靠别人就能给予,幸福更不是独善其身。幸福其实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
在最新一期的“人文清华”讲坛中,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与上千名观众分享了他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求解幸福”的思考和感悟。彭凯平曾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社会心理学专业主任,他是文化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清华心理学系复建的领军人物,近年在国内大力推动积极心理学。
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彭凯平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为大家剖析了关于幸福的常见误区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心理危机。当天,场外还有数十万观众收看了“人文清华”讲坛的在线直播,感受这场思想传播的“盛宴”。
在彭凯平看来,幸福不是虚幻的概念,也不是简单的满足,更不仅仅是心灵鸡汤,它有脑科学的定位,有神经递质的作用,有经济的、社会的各种效用,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生理变化。幸福和收入、高学历、年轻美貌没有必然的关系,对幸福最起作用的其实是美好的人际关系,是至爱亲朋的支持,是社会交往的技巧。
在2017年3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中,中国仅排名第79位。对此,彭凯平分析认为,中国人民在生活自由度方面毫不逊色,幸福排名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社会心理指标,例如社会公益水平偏低、社会信任度不高以及主观幸福感不足等。正是在中国积极构建社会正能量、增强老百姓幸福感的大背景下,彭凯平一直在思考清华心理学系应该如何在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彭凯平表示,心态建设、心态发展、心态调整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经济进步之后必须补的一门课程,清华心理学系愿意在科技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领域作出全新的探索。因此,彭凯平牵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幸福科技实验室,希望能够利用清华的跨学科优势,发展世界领先的积极心理学。
演讲在美国著名黑人爵士乐歌手阿姆斯特朗的名曲《如此美好的世界》中结束,这是彭凯平心爱的曲子,也传递出他对幸福、美好的积极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