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上,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赵小凡格外引人注目。9月份生下一个宝宝的她,刚刚升级为“妈妈博士生”。
在来到清华之前,赵小凡在斯坦福用五年时间拿下了环境工程学士、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之后她来到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农业与资源经济系攻读博士,荣获仅授予全校4%新生的伯克利奖学金。一年后她顺利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继续攻读伯克利的博士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就在这个时候,赵小凡决定放弃读博回国发展。
有人问赵小凡,为什么不在美国读环境或者能源政策方向的博士而选择回到中国呢?她说:“既然是做中国的政策研究,终究要回归到中国的土地上。否则做的研究永远无法‘接地气’。”
回到国内,赵小凡加入了齐晔老师所领导的气候政策研究中心,跟随他工作了两年。在此期间,她参与撰写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她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分析与评估中国的低碳发展政策才是她真正的研究兴趣所在。于是,2013年9月,赵小凡“重起炉灶”,在清华公管学院跟随齐晔老师开始了第二次读博生涯。
她深入调研地方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走访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几十家企业,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并且对调研对象进行连续多年的跟踪研究。这个过程漫长而辛苦,即使在怀孕期间,挺着大肚子的赵小凡还在坚持外出调研,只为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尽管花费的时间很长,但是渐渐地,她的这些稳扎稳打的前期工作逐渐显现出成效。从成果上来看,目前她已有6篇成果论文先后发表在SCI/SSCI收录期刊上,其中3篇论文是第一作者。这些论文都是节能政策领域少有的基于一手调研的实证研究。
特奖答辩的时候,赵小凡说博士期间要“写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如今,这位特奖妈妈正在学业、家庭的收获之路上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