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为上了大学之后会有很多时间读书,但是感觉过去一年好像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当热动42班的班委们聚在一起开大二学年第一次班委会时,大家纷纷提出了“没有时间读书”的问题。也正是这次班委会,让他们决定把 “读书”这件事作为陪伴他们一年的班级活动。
“氛围的营造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我们决定让读书成为这一年我们每一天的坚持。”时任热动42团支书的邹逸宁介绍说,他们想用集体的力量去鼓励和监督大家做这件“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他们还给这次活动取名为“我们的书生时代”,这个名字包含活动主题的同时,更像是大家一起沉下心来读书的口号。
“要让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就要保证活动有理解,有趣和有收获。”邹逸宁说,这三点是他们在筹备活动时一直奉行的。
“有理解”意味着班级活动是建立在对同学们理解的基础上的。一方面,活动要对大家有意义,另一方面活动不应给大家徒增压力。“我们的书生时代”在第一个学期的主要活动是由班委负责提醒大家每日读书,学期末举行读书分享会和鼓励同学们提交读书报告。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到读书活动的意义,班委们并没有规定具体的书目。但为了方便交流,他们推荐了《看见》这本书。“这是因为我们发现社会上的各种言论和立场常常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所以选择了这本书。”邹逸宁说,班委们不仅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发挥带头作用的参与者。而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进行时间分配,班委们提前六七周就公布了活动计划,这样既保证大家有充裕的准备时间,也使得同学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阅读。“我想最后分享会时大家精彩的展示和提前准备有很大关系”,邹逸宁说班级活动本身就是一个组织者与参与的同学之间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过程。
“有趣”体现为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到了第二学期,热动42的同学们将读书的主题确立为“人生”,建议每名同学至少读一本名人传记。为了更好地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合起来,班委们还组织同学们去天津探访了曹禺故居等名人故居。在探访之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专门制作了有关名人故事的宣传册,并带到了名人故居当地免费发放给前来参观的游客。“我们走的时候,故居的管理员还专门把我们剩下的宣传册保留下来作纪念呢”,邹逸宁说起这件事时充满了自豪。此外,即便在寒假,同学们也没闲着,大家建立了寒假读书的微信群,每天读书打卡,相互监督和交流,并且班委们还每周定期组织线上读书微沙龙,让大家在假期中也时刻惦记着读书这件事。
“有收获”不仅蕴含在热动42班获得的诸如校级素拓银奖、院系甲级团支部等一个个奖项中,也蕴含在班级同学逾万字的读书报告和亲手制作的文集中,更蕴含在每一名同学这一年中最真实的感受中。“我很喜欢和大家一起交流读后感的氛围……”“很感谢这次活动,一年来我真的读了不少书……”邹逸宁说,当她看到同学们写的这些感受时十分感动。 “这次读书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读书的习惯会一直延续下去,我们的书生时代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