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柳百成:留学岁月永生难忘

2018.06.22

    创意
    映像设计组

     

    文字采写
    曲田

     

    协助整理

    樊向宇

     

    图片设计

    宋晨

     

    摄影
    张帆
     
    编审
    卢小兵   程曦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程曦
     
    编辑
    曲田

1978年6月23日,历史将永远铭记这非比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刚刚第三次复出不久、并主动要求主抓教育和科技的邓小平作出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留学工作热潮由此掀起。

此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整个国家百废待兴。当时的英国官网365领导班子遵照邓小平关于拨乱反正的指示,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清理,提出整顿计划,写出书面报告。

邓小平对这个报告非常重视。1978年6月23日下午,邓小平在听取时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校长兼党委书记刘达的工作汇报,同方毅、蒋南翔、刘西尧等人谈话时,对留学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出国留学的大门在封闭多年后终于打开。通过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开启了新的征程,扩大派遣留学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奏。

1978年12月26日,中国向美国派出的首批52名留学人员启程出发。同机飞往美国的52人中,除了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姜伯驹、张恭庆是以访问教授身份去的,其余50人都是正式称之为“访问学者”的留学生,其中清华教师9名。现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材料学院及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的柳百成院士便是其中一位。

40年光阴荏苒,如今已85岁的柳百成回顾那段往事,当时到达纽约机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灯火通明的机场大厅,耀眼的镁光灯,52名同样着装的中国留学者昂首挺胸。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不仅是为学习美国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

面对现场数十名西方记者,他们掷地有声、蓄势待发。

而在他们身后,中国宏伟的改革开放蓝图已徐徐展开。作为“首航”的留学生之一,彼时的柳百成难以想象,40年间,中国出国留学的浪花一浪接一浪涛声不竭,当年的涓涓细流如今已汇聚成为壮阔的时代大潮……

 

【亲历者说 · 柳百成】

为中美两国友谊而来

1978年,我45岁,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机械工程系的一名教师。8月份左右,学校里传来一个消息:中国要派留学生赴美学习。当时机械工程系分得了一个名额参加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的选拔,系主任亲自面试,我得了第一名。接着学校、教育部也组织了统一考试,我连闯三关后最终入选。

1978年12月26日,我们一行52人启程飞赴美国,我被任命为总领队。飞机万里西行,满座的中国学者难抑心中兴奋,当时大家对美国就像对月球一样陌生。

美国时间1978年12月27日下午,我们终于抵达纽约国际机场。一出关便看到成群的美国记者,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镁光灯、照明灯照得机场大厅通亮。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吴葆祯大夫代表大家用英语宣读了我们在飞机上早已起草好的声明,声明最后几句是我执笔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美国人民也是伟大的人民。我们不仅为学习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来,也是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来。”实践证明,我们的声明掷地有声,经受起历史的考验。

其间,有个感人场面我至今难忘。同伴中有位北京大学的老师,他的哥哥在美国多年,“文革”期间,兄弟二人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哥哥多方打听得知了弟弟将到美国留学,便立即赶往机场,两人相见后紧紧相拥、热泪盈眶。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中断多年的中美间联系又恢复了。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首批赴美访问学者团队原定1979年初出发,后来选择1978年12月26日,是因为我们要赶在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元旦)及邓小平访问美国前到达美国,为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烘托气氛。到达美国后,我们有幸参加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开馆和五星红旗升旗仪式,还参与了欢迎邓小平访问美国等许多活动,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记忆。

在卡特夫人为卓琳女士举行的招待会上,我们全体留学生受到了卓琳的接见,她语重心长地讲了话,勉励我们“努力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我想这是转达了小平同志的嘱咐,我们在座每个人都铭记于心。

为了更多地了解中美间的文化差异,留美期间,我决定要多走、多看。我所在的威斯康星大学当时只有我一人是从中国大陆来的,而大学里很多人都想了解中国,尤其是华裔教授和来自香港、台湾的留学生。每逢周末,总有人打电话约我聊天,我就定了一个原则——“来者不拒”,因为我也可利用这样的机会,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其中有件事情特别触动我。那时刚到麦迪逊,我住在一个普通美国人家里,看到房东太太七八岁的儿子正在玩苹果电脑,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出国前自己从未见过电脑,但在美国,连儿童都能自如操作。我敏锐地感觉到,或许有一天计算机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如果能把信息化技术和传统工业进行融合,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和突破,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科技进步?

于是,我开始跟着学校的本科生一起学习计算机高级语言。每到晚上,我就走进计算机中心,学习编程、解难题。我下定决心,要把学到的所有先进科学技术都带回祖国去。这也是我想对如今出国学习的清华学子们说的——走出国门,要勇于开拓新视野,接受新事物,提出新思维,要为推进祖国的科技事业而拼搏。

没有任何地方能比家更让我眷恋

留学期间,有件事我印象特别深。那是一次在麦迪逊的一个中学作访问演讲,率真的美国中学生问我:“你觉得美国怎么样?想不想留下来?”

我毫无犹豫地唱起了儿时谙熟于心的世界名曲Home,Sweet Home的最后两句: "Home, home, sweet, sweet home。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家,可爱的家,世间没有任何地方能比家更让我眷恋!)

话音刚落,顿时全场掌声如雷,美国学生也佩服中国人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那个场景我永远不会忘记。

1981年初,我如期回国。回国时,根本没想过哪一年能再出国。但最近在整理学术人生资料时发现,目前为止,我已出国100多次,到美国也有30多次了。当年清华赴美的9人中,如今已有3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我也在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使爱国奉献、报效祖国的夙愿得以实现。改革开放确实为知识分子带来了春天,使知识分子有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平台。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详细报道敬请关注近期清华新闻网及《新清华》。

  • 网站:www.cyicu.com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365英国上市公司(China)官方网站|BinG百科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