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进入清华以来,付海滨一直在车队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着,2016年接任了车队副队长。从小卡车、小轿车再到巴士车,付海滨在28年的驾驶职责中积累起丰富的经验,用对最优路线、安全驾驶、准点到达的极致追求诠释着“匠人精神”,而在后视镜中远去的岁月里,清华园的日新月异也成为付海滨一路上美妙的风景。
“绝不允许一辆病车上路”,这样的执着来自付海滨多年以来积累的驾驶和专业经验。“四辆校园巴士一天在校园里来回17圈,上午9圈,下午8圈,每圈7.3公里”,付海滨每天都要排查124公里中可能的安全隐患。为了让全队牢牢上紧一根安全的弦,付海滨为所有的驾驶员制作了车辆安全日查表和月查表。日查表上事无巨细,制动、转向、灯光、冷却水、车身外观……付海滨要求每位驾驶员在每天出车之前必须按照表上的要求一项项自查,并向自己汇报。月查表除了要求每位司机自查外,还要求进行复查。
28年的精益求精让付海滨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维修技术,“闻过” 就能判定故障原因。车队同事在一次出行任务中遭遇了全车没电的故障,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付海滨。通过驾驶员的简单描述,付海滨初步判断是电源总开关的问题,他迅速在电话里教驾驶员如何排查故障,在确认不是电瓶和电瓶桩头的问题后,付海滨指导驾驶员把电源总开关处电线插头重新插紧,车辆最终恢复了正常,并顺利地完成了出行任务。
为了提升整个车队的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付海滨每月会在车队里召开安全例会,及时发现并总结车队当月的安全事务,并通过组织专项培训,引导司机们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车辆运行原理和维修知识,提高驾驶能力。对于一些安全意识不够强的驾驶员,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凭借着对驾驶安全和专业能力的极致追求,付海滨获得了“清华园地区交通安全积极分子”称号,并带领车队连续四年被海淀区交通委员会评为“海淀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在驾驶这个事上,没了安全,那什么都没有了。”付海滨自嘲自己“开车时太严肃”,接送师生的时候,时常有乘客和付海滨闲聊,但付海滨很少去回应他们,他两眼直盯着前方,全心地关注着路况,根本听不到师生们聊了些什么。在清华园呆了28年,付海滨能准确地辨认出乘客是否是清华师生,“有的人一上车就聊校园的事,听多了你就能从他们上车的神态和语言观察他是不是学校里的师生。”遇见有师生忘记带校园卡了,付海滨也能认出他们的身份。
在平常的日子里,清华师生们几乎每天都会有集体乘车需求,付海滨需要提前两到三天从车队的39个驾驶员、43辆车中协调人手、车辆和时间,准时准点地匹配给师生们。付海滨的手机几乎是24小时开机,遇见有紧急用车需求,付海滨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联系到可以出车的司机,并调配车辆到约定的地点。
在付海滨看来,车队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为清华师生服务展开的,协调车辆和线路时必须充分考虑师生们的实际需求。从学校有关部门了解到部分清华退休教职工们需要定期早晨到校医院拿药的需求后,付海滨和同事们增开了两班早晨从荷清苑开往校医院的校车,这两班清晨开往医院的校车,更是成为了老职工们闲聊自己青春往事、家长里短的惬意空间。
在7.3公里的校园巴士线路上,付海滨透过车窗看见了路边日益清秀的河流与树木;转过老图书馆,曾经尘土飞扬的西大操场变成了眼前一抹靓丽的蓝色跑道。付海滨最喜欢的还是清华路——晚秋之时,银杏叶摇曳着曼妙的身态自枝间飘落,校园交通车行驶在铺满秋色的路上,窗外的景色在后视镜里不断倒退。他紧盯着前方,守望着这座可爱的园子,也是属于他的惬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