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几乎涉及所有高校院系的绝大部分课程,融入一线课程建设及高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始逐渐转变过去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各高校开始对几乎所有基础课和相当一部分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大大推动了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价值塑造”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对课程面向未来的引领尚未真正落地。鉴于此,我们需要对过去这些年来课程思政的发展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以明晰当前课程思政的关键难点,为下一步的攻关、突破提出建议,从而促进课程思政在高校持续发展与提升。笔者仅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及个人所参与的物理教学为例,梳理出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经历的过程,提出大学课程思政不断深化发展的建议。
从混合到融合再到化合
所谓课程思政,是用思想和价值观的展示、唤醒、塑造来引领课程教学改革。对课程思政的发展,一开始有两个层次的预期,即从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如盐在沙”的混合层次,向把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本身的专业内容之中,形成“如盐在水”的融合层次努力。这两个层次是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热议的话题。现在,我们进一步提出,在融合的基础上,还应有经化学反应生成的更高级的化合层次。
在化合层次,课程思政与课程的专业内容真正融为一体,创生出新观点、新形态的课程。化合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达成的目标,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看,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在路上,是一个持续进化发展的过程。
当下,各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有相当比例仍处在混合层次,部分进入了融合的较高级层次,真正达到化合层次的还比较少。从长远看,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
从加法到方法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可操作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高校教师们关注的主流问题。
2021年召开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聚焦高质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就课程思政建设达成了以下共识: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要把课程思政当作学术问题真研究、深研究;要专业主导并演绎思政,而非让思政统揽专业;课程思政不应变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要以“润物无声”的形式体现;需要在培育专业“根”的基础上,唤醒、挖掘和铸造课程的“魂”。以上述理念为基础,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20年底成立了课程思政专项工作委员会,推动面向全国、在教指委层面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库建设,期待以此引领全国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
更深、更实及可持续
面向新征程,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必要向更深、更实及可持续方向发展。
“更深”指的是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建设更加深入。当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一些教师常讲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要“混合”“融合”,其底层逻辑是: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是不同的事物,要靠外力结合。事实上,站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视角,思政应主要源于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内在,而非它们之外的异物。课程思政应唤醒、挖掘和凝练基础和专业内容本就具有的思政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把课程质量的提升与课程思政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用思政课程的方法来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要确保“专业渠”和“责任田”不变质。
以上述理解为基础,我们需要跳出起始点的“混合”,努力从“融合”起步,尽力向高端的“化合”前进,即升华到唤醒、挖掘和凝练基础专业内涵的思想价值,一步步、一层层地将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更实”指的是课程思政建设更见实效。要实现“更实”,就要让课程思政所关注的价值引领真正落地。落地的方法就是解决一线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让学生、教师实实在在地受益。从这个意义上看,育人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各种有特色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做法,都可以视为课程思政落地的自然表达,视为课程思政方法的具体实现。这样的课程思政看似处处不见,实则处处存在,且处处在起作用。
“可持续”是针对课程思政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部署,它是第一重境界里“课程思政一直在路上”的基本保证。当下,一些院校面临着紧迫的问题,它们在第一轮课程思政建设之后,感觉没有可持续动力了,原因在于对课程思政的肤浅、表面化的理解和操作。课程思政要向思想价值观层面深化,真的能在解决一线的痛点难点问题上起到实效,工作的难度更大,自然要求开展长期可持续的研究和探索。更深、更实是支撑和确保可持续的坚实基础。
(作者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教授)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