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校友行思 - 正文

【校友行思】对话陈天琦:人生贵在“折腾”

学生通讯员 刘冰雨

校友简介:

陈天琦,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土木工程系2004级本科生、2009级研究生。2008年赴西藏支教一年,2009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两年。2012年定向选调回到家乡吉林。现任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委常委、红石乡党委书记。

陈天琦

从雪域到关外,从边疆到基层,从母校到故土。在祖国需要的角落,陈天琦留下了清华人的足迹。

支教西藏 奉献雪域

2008年本科毕业后,陈天琦选择赴西藏支教一年。回忆这一年的经历,他概括为:“有艰难困苦,更有快乐与成就感。”

刚到支教的学校,一场地震就在拉萨发生。社会上时有关于余震的流言,学生听到余震的传言不敢回宿舍,就在操场上过夜。为了保证学生安全,老师们经过讨论决定晚上轮流值守,白天继续上课。在高原缺氧时有余震风险的环境中,陈天琦坚持夜晚守护学生安全,同时照常备课,白天按时上课,每天休息不到三个小时。如此情形,持续了一周,甚至出现了头疼的症状。这是他于这里、于学生的第一次“守护”。

在高原支教的历程中,陈天琦经历了诸多困难,但对他而言,支教的更多感受是甜的。“高原的孩子们淳朴率真,动手能力极强,能在十分钟内搭起篝火跳起锅庄。”这一幅幅生动真实的画面让他印象深刻。在他支教期满即将离开时,学生们用藏族传统“过林卡”为他送行。时至今日,他仍与许多学生保持着联系。这是承诺,亦是约定。

为什么要去西藏支教?陈天琦讲道:“一方面,支教是一段难得的人生体验,当时希望人生能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另一方面,清华的教育熏陶在我的人生选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清华教育理念的熏陶和育人使命激励下,他怀揣着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和回报社会的理想,最终决定将青春奉献给雪域高原。

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经历。支教的经历深刻影响了陈天琦的人生选择。清华人走到了这里,将知识带到雪域的同时,也收获了雪域给自己精神与信念的馈赠。当时共同赴藏的五人中,有四人在日后的职业道路上选择扎根基层,扎根民族地区。

听从内心召唤作出人生选择

“赴藏支教”和“担任辅导员”是陈天琦两个重要的选择。这两段经历让他从“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中义无反顾地选择“治国之才”作为自己的人生方向。

支教期间,陈天琦深深感受到了国家对基层治理人才的巨大需求。当时西藏有个口号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许多老师前去支教后,选择了在当地工作到退休,在西藏扎下根来,为边疆事业奉献一生。边疆、偏远地区和基层需要他们这样高素质的人才,而他们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成就祖国的未来。

从西藏回到清华,陈天琦回归了求学、研究的生活。在院系提出希望他能够成为带班辅导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这份工作。回顾这段经历,陈天琦说:“我一直庆幸自己有辅导员的这段经历,这对之后投身基层工作带来了很大帮助。”

陈天琦参加工作会议

2012年,陈天琦作为定向选调生回到家乡吉林,在省发改委工作。2016年乡镇换届时,省里选拔省直机关的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陈天琦毅然放弃了调入省政府办公厅的难得机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投身基层。通过层层选拔,陈天琦就任敦化市红石乡乡长。2019年3月,任红石乡党委书记。

理想信念是人的基石

说起入党经历,陈天琦提交的是一份汉藏双语的入党声请书,这是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起点。从高中起,陈天琦多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的心愿从未停止。随着阅历的丰富与思想的进步,他对党的认识逐渐成熟,最终在西藏支教期间获得了党组织的肯定,发展成为党员。

陈天琦走访群众

在他看来,理想信念不是空话套话,是要一步步培养并在践行党员义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他从土木专业的视角来讲解这个道理:“当结构下层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足够大,甚至远高于荷载时,结构是很稳定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人的基石,造就强大的内心,在面对任何压力任何困难时都能着眼于解决问题而不至于崩溃。”理想信念是他前进的基石,使他能经得住各种考验,做到心中有国心中有党、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扎根故土 为民解忧

初到乡镇,为百姓办些实事是陈天琦最迫切的愿望。经过长时间走村入户与老百姓深入交流,陈天琦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饮水问题。由于自来水管网覆盖不足,红石乡十二个行政村中有六个村饮水困难,大部分村民只能通过自建水井抽取地下水来使用。而当地地下水铁锰含量超标,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陈天琦邀请专家进行研究后,经过多方协调努力,最终确定了从市区直接将自来水管网连到几个吃水困难村的解决方案。

在达成施工意向后,解决方案在落实过程中仍旧遇到了阻碍。有个别村民企图索要补偿款,施工因此受阻。陈天琦结合从《毛泽东选集》中学习到的在群众工作中的智慧,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村里贴出通知,说明自来水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下方设置分区,全村村民在同意区和不同意区分开签字,之后一同公示。若有哪户不同意,则全村将错过解决吃水问题的好机会。在集体利益面前,村民全部配合了自来水工程的施工,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如今,村民们用上了与城市居民标准相同的自来水,更安全、更放心。

2017年7月20日,红石乡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当晚陈天琦立即与同事挨村组织党员干部转移群众。其中,在通过一座桥后不到一分钟,桥就塌了。顾不上后怕,他又向下一个村行进。途中道路被泥石流封死,一行人下车查看情况,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陈天琦不经意用手电筒扫向头顶,发现泥石流正卷着树木往下滚来,大家迅速撤离,才避免了危险。危急当前,性命攸关,他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勇气与担当。

2017年洪水第二天,陈天琦下乡视察灾情并组织灾后防疫自救

工作以来,陈天琦处理过森林火灾、特大洪水、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参与了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环保督查、乡村振兴等专项行动。陈天琦说:“乡镇任职期间遇到的各种困难都是我巨大的财富,这些经历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智慧和认知。”

陈天琦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为:“人生贵在‘折腾’——经历的多了,人生经验丰富了,面对事情就不会打怵,都能够坦然面对。”

西藏支教、奉献雪域,扎根故土、为民解忧。雪山下的故事是他的开始,基层的身影是他的信念所在。步履不停,为民解忧的“折腾”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清华学子学习。

【访谈手记】

雪域高原的三尺讲台,有他辛勤耕耘的身影;故土之上,是他忙碌于基层工作的足迹。陈天琦学长在西藏支教期间,宁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是身体健康,也要保护好所有学生,同时兼顾教育工作。我想,雪域的格桑花也因他而更加烂漫了吧。回到故土,扎根基层。陈天琦学长在基层工作中处理过森林火灾、特大洪水、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包括红石乡一次特大洪水时遭遇的生命威胁,我不禁感叹,“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厚重,也让我无比真实具体地感受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本质。

——土木工程系2019级本科生严纪灵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西藏孩子们朴实又渴望学习的心。尽管学长在西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守护着孩子们。学长主动选择投身基层,经常走访民众,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整个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学长的热情、真诚。他讲的一个个故事,充满了感人的细节,一切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学长强调说,“人生贵在折腾”。这让我感触颇深,人生就是要敢拼敢闯,敢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新的环境下披荆斩棘,让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熠熠生辉。

——土木工程系2019级本科生常聪毅

(清华新闻网3月26日电)

供稿:学生部 校团委 土木系

编辑:陈晓艳

审核:曲田

2021年03月26日 10:32:2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闻中心版权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