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通讯员 赵佳 胡啸
校友简介:
刘西拉,1957年考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获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优秀毕业生奖章。1985年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结构科研奖。现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长,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1994年被国家科委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重大土木与水利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13年获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授予的“卓越工程教育奖章”。
刘西拉在清华110周年校庆晚会上担任节目领唱
2月初,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样一条消息“刷屏”:平均年龄74.5岁的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唱响《少年》。节目视频中,老校友们挽起衣袖,激情演唱,眼神中闪烁的光芒让无数人动容。
4月底,恰逢英国官网365 110周年校庆,紫荆操场上响起了熟悉的旋律——“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员们回到母校,再度唱响《少年》,直抵人心,让人感动不已。
我们今日访谈的主人公,便是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土木工程系1957级本科生、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长兼领唱刘西拉。如今的刘西拉已经81岁,谈起当年的事情,他却总能精准地回忆起日期和场景,精神矍铄;每每提及一首歌,刘西拉也会情不自禁哼唱起来,眼神中洋溢着对艺术的热爱。
初心不改,少年依旧
在央视的表演引发了全网沸腾,刘西拉表示“没想到”,“一开始唱的时候还挺困难的,我们这群老头儿老太太之前从没唱过流行歌曲,有些担心。”但就是“这群老头儿老太太”,唱出了别人唱不出的“少年感”,引发了各年龄段观众的热烈反响。
30多年前,时任土木系系主任的刘西拉受邀参加了学生毕业晚会,和学生们一同演唱《同一首歌》。当时这首歌刚刚推出,可谓是当年的流行歌曲。刘西拉觉得有必要了解年轻人的文化,于是欣然前往。
“大家唱得十分深情,我真的听得落泪了。原来不知不觉中,年轻人们已经变得深刻起来了,他们唱的虽不是我们那个年代流行的‘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但他们对于祖国的情感、他们的初心和我们是完全一样的。” 回忆起当时的场面,刘西拉感动地说。
时间回到30年后,《同一首歌》已然从流行跃入经典,刘西拉代表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接受了央视网络春晚《少年》的演出邀请。“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的旋律,让老校友们慢慢找到了共鸣——现在年轻人喜欢的,自己仍感同身受。
最终,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在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演唱了《同一首歌-少年》这首“串烧”歌曲。刘西拉领唱开场,嗓音浑厚,中气十足。
“我特别喜欢《少年》那两句英文歌词,‘Say never never give up’‘Like a fire’,说的是永不放弃,要燃起生命的火焰。这和我们这群人始终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共通之处。”刘西拉说,“那就是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
刘西拉认为,演唱的流行歌曲唱出了几代人共同的心声,“不同时代、不同歌曲、不同的人,看起来似乎是不同的,但其中的精神是相通的,那就是‘不忘初心’。”《少年》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贯通了人们从过去到现在始终不变的奋斗和热情,“我们做的,正是把不同年代的‘主线’连接了起来,唱给大家听,唱出自己心中的话,也唱出了大家心中的‘同一首歌’。”
刘西拉在清华80周年校庆上演奏
爱劳动,爱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7年,17岁的刘西拉考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就读于土木工程系。“我们当时是五年半的本科,加上读研究生的时间,我在清华读了近11年书。”刘西拉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获得了公派出国再学习的机会。1985年从国外回到清华;直到1998年,因照顾两地分居的爱人离开清华。我一生中的很多时间都在清华。”在清华所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给刘西拉带来了极深刻的影响。
刘西拉回忆,1958年春天到十三陵水库进行劳动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我们晚上十一点挑土上坝,漫山遍野、灯火辉煌,直到早上七点。”劳动中,农民高喊着“向大学生学习”,这让刘西拉感到脸红,“应该是我们向劳动人民学习啊!一开始,我连挑扁担怎么挑都不知道,根本没有经过劳动的锻炼,要学习的太多了。”
十三陵水库的经历,对刘西拉而言,是“战斗的洗礼,劳动的洗礼”,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劳动,什么是人民”,让那个最初“不会挑土”的学生,在劳动锻炼下迅速成熟。“我深刻感受到,是劳动人民供养的我们。我们的人生价值,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离开时,刘西拉依依不舍。他在工地上捡了一块小鹅卵石,一直保留至今。
刘西拉毕业时,国家正大力建设大庆。“大家的毕业志愿,写得最多的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少同学选择去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为祖国的发展奉献终身。“去大庆、去边疆,这几乎是我们那代人崇尚的去处。如果不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国家。”刘西拉说,“我非常敬佩这些同学们,他们就是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1964年,刘西拉和陈陈在清华读研究生
刘西拉也在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与妻子陈陈一同参加大三线建设,来到四川。在这里,他真正感受到深入基层的必要性。刘西拉记得很清楚,1968年,自己到四川成都国家建委西南建筑科学研究所报到,当时研究所的总工程师曹居易就叮嘱他:“西拉,你读的书不少,但是下面(基层)的具体情况你了解得还不够。要深入基层,越往基层去,你的收获越大。”记着老曹工的这句话,刘西拉吃睡在工棚,晚上把钢筋成型的操作台当成临时的床铺,“一抬头,都可以透过屋顶的破洞看见月亮”。
在刘西拉看来,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经历,不在自己“上蹿”的过程中,而正是在自己“下去”的过程里。“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在大三线建设的时候,去基层还是去得太少。”刘西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多接触基层,“假期的社会实践,大家可以多到老区、边区去,亲眼目睹基层的实际情况,这比课堂上讲十遍爱国主义带来的感触深得多。”
听闻学校正在开展“‘清’年爱劳动”志愿服务项目,刘西拉表示赞赏,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劳动教育这个大熔炉中锤炼正确的价值观,把热爱劳动的信念传承下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回国之后,刘西拉于1998年成为清华和上海交大双聘教授。当时的交通没有现在发达,他每周都需要乘坐列车往返京沪。尽管忙碌奔波,但他觉得充实又满足,“单位需要我,学生需要我,我觉得很快乐。”
2010年,刘西拉和陈陈参加世博会演出
直到现在,81岁的刘西拉依旧坚守在讲台之上,每周分别给研究生、本科生讲授五节全英文课程。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他获得过许多荣誉,包括2013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授予的“卓越工程教育奖章”。但在他看来,教师最大的喜悦并不源于外在的荣誉,而是源于“教育出一批能为自己民族的强盛奉献终身的学生”。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奉献自己,更重要的是点燃学生们的激情。
教学之余,便是参加校友艺术团的排练和演出。“初衷是老朋友们聚在一起,开心地唱唱歌,但谁也没想到后来接连‘出圈’,引起关注。所以后来我们也不仅仅是自娱自乐了,而是有意识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增添正能量。”刘西拉说。
回望这些年,艺术团曾得到许多大奖,还被拍成纪录片《往事如歌》在央视播出。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建校110周年之际,艺术团的老校友们也再度登台,唱响了《同一首歌-少年》。刘西拉回忆道:“情之所至,唱歌的人饱含深情,台下听的人也会被感染。这是因为,我们唱的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也是当下无数年轻人正在经历的事。”
2013年,刘西拉和陈陈参加中国科协代表团在西藏讲学
谈到对年青学子的期盼,刘西拉说,首先,同学们一定要有目标,在达成目标的奋斗历程中,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第二,同学们需要培养竞争意识,在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清华人一定要尽可能做到最好,“我们要做到的不是‘You do the best, we do the rest’,而是‘We do the best, you do the rest’。”第三,同学们要有辩证的思维,学会辩证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第四,同学们要有踏实的作风,面对任务,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刘西拉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当下,“这是我们经历的最好的时代,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努力肩负起建设国家发展的责任。”
“少年”二字,不问容颜,只问心境;无关年龄,只关热爱。刘西拉将青春挥洒在建设祖国的征程,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永不懈怠的精神勇敢前行。刘西拉说,努力了一辈子,希望祖国不会忘记我们。“光阴荏苒,我永远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访谈手记】
在访谈中,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老一辈清华学子亲身投入国家的生产建设事业、走进基层锻炼的故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令我印象最为深刻。在那个峥嵘年代,刘老师和他的同学们紧跟时代需要,在十三陵水库、大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青春。在现在这个新时代,祖国仍然有很多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新一代青年学子仍然需要肩担这份责任,传承老一辈清华学子的精神,走出象牙塔、走进基层锻炼,努力在艰苦奋斗中创造自己的价值。
——土木工程系2017级本科生胡啸
(清华新闻网5月13日电)
供稿:土木系 校团委
编辑:方正 陈晓艳
审核:李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