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鼓励行业产业、培养单位探索建立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
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之后发布的相关文件对“产教融合”的意义和途径做了一系列阐述和说明。如何使学校和企业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11月26日,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座谈会召开,来自18家重点制造企业的代表和14个校内培养单位的教学主管参加此次会议,在线商讨共建、共治、共享的途径和模式。
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座谈会
本次会议由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研究生院和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联合组织召开,主题为“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研究生培养”。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研究生院副院长肖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孙春柳参加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专业学位教育办公室主任连彦青主持。
促交流 了解需求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如何更迅速、准确地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是“扎根中国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能力”的首要条件。
“我们要多走访,更扎实地了解企业行业的需求。让我们的人才培养‘对得上’企业的需求。”杨斌表示。
杨斌讲话
“举办一些高层论坛,实现信息共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间建议。
“相关院系、企业可以共同成立行业专家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并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可以举办制造行业校友发展论坛、行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张超这样提议。
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访交流活动,从整体上了解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充分交流、沟通以进一步了解需求,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合作。
“我们可以与相关院系联合申报研究生培养计划及科研课题,通过专业课教学互动、课程实践安排等方式,促进校级间多层次的资源共享。”中国核工业集团人力资源部主任杨朝东表示。
“希望加强两栖人才的培养,注重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从选拔机制、培养机制、就业模式、协调机制上加以规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生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史智德表示。
“除传统的控制、电子、计算机、机械、材料等专业外,需求专业将进一步向人工智能、大数据、软件工程、运筹学、网络安全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智能化相关专业领域倾斜。”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人力资源部人才开发处处长胡彬表示。
在此次会议上,各重点制造企业的代表们介绍了他们对未来合作发展的一些想法和计划,为合作空间的挖掘与拓展建言献策。
设项目 服务需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针对专业学位的特点,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根据需求,按照“高端定位、清华特色、中国视角”的专业学位设置标准,面向国家发展重大战略、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建设了一批具有清华风格和时代特征的特色专业学位培养项目。
“2017年,我们与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联合设立核电工程与管理国际人才培养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开创了政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高端核电人才的新模式。”杨朝东表示。
“2019年,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与腾讯合作开设互动媒体设计与技术硕士培养项目。企业不仅参与人才选拔,而且深度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处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赵晶介绍说。
在目前已设立的各培养项目中,不仅包括服务国家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国际核电项目,还包括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未来健康交叉培养项目、加强思政课建设的骨干教师提升计划教育博士项目、面向数据经济的大数据全日制工程硕士项目等。
“2015年至今,已经论证设立‘电子信息创新创业’‘能源互联网’等38个专业学位培养项目。”连彦青表示,项目制培养呈现出名额配置项目化、招生录取精准化、培养方案定制化、课程体系模块化、导师教师联合化等特点和优势。
目前,通过人才培养项目这一渠道,行业企业参与招生、培养和论文全过程,已经成为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如何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形成共育机制,还有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的空间。
建基地 促进合作
“基地是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单位与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在国家的相关文件中,这样定义基地。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也是这样操作的。
“充分利用现有重大项目、科研平台、创新平台等,提供教师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实习锻炼基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高剑说。
“我们与精仪系签订了实践协议。研究生会聚焦具体问题,实地进行一个长周期的课题研究。”史智德介绍说。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曾选派博士生,在我们很重要的两个单位参与实际项目,在模拟仿真、裂纹扩展分析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并形成了高质量的报告。”王间表示。
“目前,深圳国际研究开展多种实验实践模式,如在支持实践教学方面,有共建专业实践基地、共建联合培养基地两种模式;在支持实验教学方面,有共建实验教学基地、共建联合教学实验室两种模式。”赵晶介绍说。
通过近些年的实践和推动,基地已经成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目前,学校已与101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实践基地。
在国家层面,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启动“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对遴选出的基地将予以挂牌。同时,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推动建设国家、省级、高校三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可以说,在建设专业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建设涉及面更为广泛、改革更为深入的联合培养基地,并以基地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任导师 参与培养
“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设立‘产业(行业)导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在近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已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和实践。
“在基地实践课程中,校企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开题、中期、结题,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全校友系列课中,目前已开设137门校友/行业专家课程,有445位校友/行业专家参与授课。”连彦青表示。
“我们与华为合作开办‘道元班’。除课程学习外,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均在华为,接受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双导师指导,选题来源于企业亟待解决的前沿实际问题。”赵晶介绍说。
会上,与会代表在分享推行双导师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在导师聘任、人才交流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未来合作需求。
“双方可以共同为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互聘兼职研究生导师。”胡彬建议。
“可以共享平台,为人才交流打通渠道。如可以制订企业技术工程中心、实验室、研究院人才交流计划,实施校企人才挂职交流工程等。”高剑表示。
从会上代表们的建议并结合国家相关要求来看,进一步夯实双导师工作机制,健全行业产业导师选聘制度,推动行业企业全方面参与人才培养,将来还大有可为。
给支持 完善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开篇的第一句话是:“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可以说,如何评价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如何配置,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方向盘”的作用。
在这方面,目前已经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如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中,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中,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这些产业界的政策,对于促进产教融合大有裨益。”杨斌说,“从教育界来说,对于推进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成效明显的培养单位,国家在招生计划安排、建设项目投资、专业学位点建设等方面还将给予倾斜支持。”
“我们要积极用好产教融合的各项政策,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而努力。今天的会议只是一个开始,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好地助力企业在新时代的新布局上有新作为。”杨斌最后说道。
如何在校企“走出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产教“融进去”,促使教育和产业在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进行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工作模式仍需更多探索。
(清华新闻网12月8日电)
供稿:研究生院
编辑:陈晓艳 李晨晖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