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路
随着教研所中青年教师和博士后队伍的壮大,党支部中青年党员的比例逐步上升(45岁以下党员人数比例达73%)。青年党员作为教研所工作的生力军,承担着大量的科研、教学工作,其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影响着周围师生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党支部围绕青年党员的发展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将党建工作、政治理论学习融入到培养工作中,努力做好领路人,不断增强青年凝聚力、战斗力,助力青年党员全面成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二、做法
为助力青年党员全面发展,党支部委员通力合作,整合校内外思政教育专家、党支部内优秀模范党员、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学科带头人等各种优势资源,分别从思政学习、工作生活、科研发展等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青年党员的学习成长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帮助。
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作用。青年党员的全面成长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邀请校内外党史专家走进支部讲党史,利用周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创立党支部读书角,鼓励党员间分享书籍、影视作品,带动党员参与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2020和2021年,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16次,先后邀请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开展党史专题报告,党支部读书角藏书达到60余册。
2.搭建交流互助平台,助推青年党员成长发展。针对青年党员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惑,组织有效的经验交流活动,搭建资深科学家与青年学者、优秀老党员与年轻党员的面对面交流平台,深入了解青年党员的科研诉求和生活需求。针对学科培养方案、学术交叉创新、人事聘任等青年人关心的主题,积极开展青年党员间的互助和信息共享活动,营造宽松活跃的交流氛围,积极帮助青年党员应对科研、生活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开展联合共建活动,促进老少共建,发挥老同志作用,帮助青年成长发展,仅2021年党支部组织了4次师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及多次新老教师交流活动。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中心工作,助力党员全面成长”特色活动获优秀成果奖。
3.建立双轮驱动机制,推进党建科研融合发展。党支部通过各种渠道为青年党员群众赋能提速,培植成长“厚土”,创造展示舞台。党支部充分发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顶尖专家的优势,有效利用业务工作背景和平台,与江苏盐城环科城、重庆三峡学院等业务合作单位开展联学共建活动。积极组织青年力量,勇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国家和地方打赢“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车用能源结构转型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鼓励青年党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工作,为世界环境与气候提供双赢的中国经验,党支部青年教师吴清茹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缔约方大会,支持公约谈判。
党支部青年教师支撑国际汞公约谈判
在各项活动中,支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工作,并充分调动全体党员的参与热情。活动过程中随时征集意见和建议,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邀请学生党支部共同参与活动,面向全院师生党员公开,拓宽活动的惠及面。
三、成效
1.青年党员政治理论水平明显提升。党支部整合各种资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契机,为党员、群众提供了多种理论学习途径,极大调动了青年党员、群众的理论学习热情。党员同志们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入微’与‘入味’”“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等讲座和“盐城红色环保生态行”“传承‘红旗渠精神’”“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等特色实践活动,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了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有效引导青年党员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党支部实践活动
2.青年党员获得感明显增强。党支部搭建的各种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了优秀党员的榜样力量,形成了党员成长过程中的“传帮带”特色。党支部充分发挥郝吉明院士、贺克斌院士等学术带头人的优势,老党员言传身教,传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解读教研所“讲担当、讲奉献、讲团结”光荣传统的内涵。认真倾听青年党员的心声,关心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帮助青年党员明确发展方向。通过这些活动,提升了获得感,激发了青年教师坚守初心、发挥才智、为大气污染控制领域贡献清华力量的决心。
党支部优秀老党员与青年党员交流活动
3.青年党员业务能力明显提高。通过为青年党员、群众的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撑,有效提高了青年党员的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梳理了工作脉络,明晰业务发展方向。将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科研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双促进。教研所现有12名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生力军。
四、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作为基层党支部,要切实将青年党员的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将工作深入开展到青年群体中去,倾听心声、了解需求、解决问题,把青年人才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支撑青年群体肩负起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任,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构筑更加强大的基层战斗堡垒。
(清华新闻网10月11日电)
供稿:环境学院 组织部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