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主页 - 清华新闻 - 专题推荐 - 融合式教学进行时 - 正文

【在线教学案例分享】高互动小班沟通课的在线教学案例

经管学院 张晨


一、课程基本情况

本门“中文沟通”课程为经管学院本科生的必修通识基础课。课程主要特点是高互动、多讨论、小班授课。 每个课堂约30~40人,互动环节占比较大,包含视频案例研讨、全班问答讨论、分团队模拟练习、组对模拟练习等,每堂课为2小节共90分钟。

二、课程在线教学中的主要挑战

本门高互动小班课在转为在线教学的情况下,主要面临以下几大方面的挑战。

1. 讨论与互动环节的组织开展难度更大
       高互动小班课的教学效果高度依赖于课堂讨论与互动环节的组织,而这些讨论与互动环节对现场性、实时性、行动性都有较高要求。转为在线教学后,互动与讨论的组织过程面临更大挑战,必须对组织方式进行调整。

2. 课堂节奏把控的难度更大

在线教学的时间节奏与面授课堂有很大不同。一是面对屏幕时,教师和学生对于“时间”的主观感受本身会有变化。二是课堂讨论的节奏很容易变得更为“线性”,更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打断起伏、深挖追问、回应延伸等,使互动和讨论的层次性变弱,也使授课节奏容易滑向单调、拖沓,对课堂节奏的整体把控形成挑战。

3. 社群的建立和培育更为困难

高互动小班课的一大长处,就是不限于师-生互动,而通过大量的生-生互动而形成课程社群,让同学们产生较强的一起学、互相学的感受,彼此促进启发、共同进步成长。但是在线教学中,师生之间、尤其是生生之间难以“见面”,难以互相感受到高度的存在感,彼此更像是屏幕上的一个符号、一个名词,“知名而不识人”。因而要培育社群,形成学习中的联结感和集体感,变得更为困难。

三、课程应对挑战、实施在线教学的主要做法和方式

针对以上三大方面的挑战,本课程为在线教学作出了以下多方面、多形式的努力。

1. 针对讨论组织的挑战:用更多元的方式组织课堂互动环节
       雨课堂及网络会议工具提供了多种不同于口头讨论的课堂交互方式,例如主观题、弹幕、投稿、投票等。在本门课程中,通过利用这些交互方式,不仅应对了无法、也不应全盘照搬线下口头讨论的问题,更增添了额外的参与和交互渠道,使课堂互动丰富化、多层次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包括如下方面。

(1)利用文字型参与,作为案例研讨的切入和铺垫

本课程中大量使用视频案例来开展研讨。在传统面授环境中,对于案例研讨几乎完全采用口头讨论方式。在线上环境中,则将讨论一开始的切入性、铺垫性的问题,转而采用雨课堂主观题的方式,开放给同学做文字型参与回答(如下图所示)。例如,“在案例片段中,你认为主人公的沟通策略考虑了对象的哪些方面,因而得以成功?请你指出1~2点”“在你看来,视频案例中主人公的哪些做法使她在倾听中的效果可能很不尽人意?请你谈一点”,等等。通过主观题,一是使教师了解到不同同学的差异化想法,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同学进一步做语音发言;二是使不擅长于语音发言、对口头讨论感到紧张的同学,获得表达想法的其它渠道;三是使线上参与的形式丰富化,减少线上讨论的单调性。因而总体对课堂讨论组织和互动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 

示例:用雨课堂主观题作为案例研讨的铺垫

(2)利用弹幕讨论快节奏的“把脉”性质问题

在高互动讨论课中,经常会有一些“把脉”性质的问题——希望快速、实时地了解不同人在一个问题上的各异想法,并不需要有深度的讨论,而只需要一些“众口异声”的关键词贡献。在本门课程中,大量运用雨课堂的弹幕来实现这类问题的快节奏讨论(如下图所示),例如“在你看来,要让不熟识的人愿意回复和应答,邮件请求可能需要具有什么特征?”“你觉得我们自己平时在尝试倾听中可能存在什么误区?”“今天的练习让你对于以往的什么情境有所省思?”等等。使用弹幕,一是让同学快速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差异化的想法;二是增强了课堂参与的趣味性,有利于保持同学的专注投入度。

示例:用弹幕讨论快节奏问题

(3)利用课间“随抽投稿”,进一步延伸和深化课上讨论

在线下面授课堂中,课间通常更多是发挥休息功能。而在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中,利用课间,通过结合雨课堂的“随机点名”与“投稿”功能,为课堂讨论的进一步延展和深化创造了机会。具体而言,在进入课间休息前,设置一个比较开放性、与刚才授课内容相结合的问题,由系统随机抽选3~4位同学,在课间进行文字投稿分享(如下图所示)。在课间休息结束回到授课之后,则由教师对同学投稿分享的内容进行全班投屏共享,并进行一定的回应和点评。例如,结束案例研讨之后,随抽几位同学在课间进行投稿分享——“讨论完案例,未来在什么场景下,你打算更充分地考虑沟通对象?为什么?”“ 这个案例对你个人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刚才的这些原则与实例探讨,让你对自己(或他人)以往所做的请求努力有什么省思?”等等。更重要的,老师对于投屏的投稿内容进行一定的回应、点评,有助于使同学加深对上一段授课内容的思考和理解,产生延展和升华的效果。 

示例:用课间的随机抽签投稿来延展和深化课上讨论

2. 针对节奏把控的挑战:更主动有意识地增强线上教学节奏的紧凑感和变化感

和线下面授课堂相比,在线教学更容易产生时间节奏上的单调感和拖沓感,使得学生的专注程度和思考投入程度降低。为此,本课程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努力。

(1)交替使用长节奏和短节奏的课堂环节,增强教学节奏的变化感

本课程在线上授课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雨课堂和视频会议软件的多种功能,交替设置和使用以下具有不同节奏特点的课堂环节,以此形成长、短节奏的变化感。这样有变化、有起伏的课堂节奏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专注投入、思考兴致和参与活跃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2)通过课前操作和课上切入,主动为课堂创造更紧凑的流程节奏和讨论节奏

线上环境的时间性与线下环境有很大不同,并且受到技术工具特性的很大影响。如果完全被技术工具的功能特性带着走,例如因为会议软件的静音切换、单线发言、分组操作等造成拖沓感,则不利于创造学习效果更佳的课堂节奏。本课程为此做了两大方面的努力,以求主动创造更为紧凑的课堂教学节奏。一是将传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的一些环节——如模拟练习的团队分组、角色分工、材料分发等,尽量提前在课前进行(如下图所示),减少课上因为流程性环节所花费的时间,使课堂节奏更为流畅。二是在课堂过程中,尤其是语音讨论过程中,教师作更为主动的把控,采用适时的切入,来对同学的发言作回应、转折、追问、升华等,从而使整体讨论节奏更为紧凑。从流程和讨论两方面使得课堂节奏更流畅、更紧凑时,也更容易促使同学们在课上保持“始终跟随、健步快走”的良好学习状态。 

示例:将模拟练习的团队分组、角色分工、材料分发、分组会议预定等环节提前到课前进行

(3)在备课中重新梳理每堂课的时间方案,注意时间分段与缓冲时间预留

转为在线教学后,本门课程在备课中会重新梳理每堂课原有的时间方案(如下图所示)。一是将课堂内容重新组合划块,适当划分为时间更短(如25~30分钟)的小段,使得段内的授课节奏更紧凑,学生更易保持专注投入;二是预留足够的缓冲时间(如90分钟的课堂,至少留10分钟的缓冲时间),用以消化由于线上环境特殊性所造成的额外时间花费(如模拟练习中的分组会议转换时间、语音讨论中的麦克切换时间等),避免因为现场的延时和节奏拉长而影响授课质量(如临时压缩核心内容)或者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如造成拖堂情况)。

示例:时间方案调整——划分更短而紧凑的分段 + 预留缓冲时间

3. 针对社群建设的挑战:开放并创造课上与课外的多种渠道,增进生-生之间更有质量的联结

在线上环境中,学生之间难以真正“见面”、难以互相感受到线下环境中的高度存在感。因此,虽然可以通过语音讨论、文字发言等形式,仍然作观点和思考上的互相启发,但要让大家形成整体社群感,保持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意识,仍然颇具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本门课程通过以下多方面的努力,力争开放并创造出课上与课外的多种渠道,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有质量的联结和互动。

(1)在授课过程中鼓励聊天框自由评论,激发学生之间活泼、多元、个性化的意见表达

在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中,采用PPT+教师摄像头+会议聊天框同时呈现的界面(如下图所示),在课上,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发言讨论的进行过程中,都鼓励学生可以使用聊天框进行自由评论。作为本课堂中实时性的“社群意见互动”,聊天框评论产生了几大优势效果:

一是打破了课堂上由老师控制的单一流程限制,在师-生互动之外,创造出大量的生-生互动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在这个额外空间中,进行许多彼此提问、回应、观点分享等,形成有质量的互动联结;

二是聊天框评论有益于鼓励多元化、差异化的意见表达——如果同学对于其他人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甚至对于老师的所讲内容有不同意见,不必一定等到语音完整发言的机会,而是可以通过聊天框实时提出,使得全班都能即时接触到多元、有差异的思考,并作进一步探讨;

三是聊天框评论也很能激发活泼、个性化强的自我表达——同学可以较少受到举手发言的正式感约束,在聊天框中采用高度个人风格化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来表达意见,促进课程社群中既有集体目的感、又有个性发挥空间的学习氛围。

所有这些活泼、多元、个性化的课堂意见表达和生-生互动,都有利于形成更强的课堂社群感,增强大家“一起学”“互相学”的氛围。除此之外,当老师在课上看到了聊天框中有水准、高质量、相关性强的评论和提问,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回应,放大这些评论和提问所带来的课堂启发,进一步强化社群学习效果。 

示例: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聊天框自由评论(界面右下区域)

(2)在课后给予每位同学个性化自我呈现的机会,增进生-生之间真诚丰富的彼此了解

在线上的环境中,学生之间对于彼此的认识,容易简化为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不利于社群的形成。为了使得生-生之间产生更加真诚、丰富的认识和了解,本门课程设计了一个“课后认识小伙伴”环节,邀请每位同学制作一份高度个性化的个人卡片(如下图所示),介绍自己的背景情况、兴趣爱好、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以及关于自己的一件“轶事”(fun fact)。在每周课后,邀请三位同学在全班微信群中,分享自己的个人卡片,再配上一段不超过60秒的微信语音来着重介绍“轶事”部分。在三位同学分享之后,在全班微信群中,其他同学通常会产生相当热烈的反响和回应,围绕这些介绍以及其中独特丰富的个人爱好和经历,再延伸出一波活跃讨论。甚至有同学评论道:“我和XXX同学同班大半年了,对他的了解还不如今天一天多!”

不管是给予同学这样个性化自我呈现的机会,还是同学之间围绕这些独特经历所进行的活跃讨论,都有助于增强生-生之间真诚丰富的彼此了解感,从而更好地培育共同的学习成长社群。 

示例:学生所制作并在课后与全班分享的个人卡片

(3)课外在微信群中进行额外有挑战度的讨论,增进共同思考的社群感

为了让同学们不仅感到是在一起上一门课,也是真正在一起共同思考和成长,本门课程也会在课外创造一些额外机会,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大家彼此讨论、分享思考。例如,在“团队中的沟通与说服”一堂中,由于同学们对于课上的模拟练习产生了热烈的讨论、下课之后仍然意犹未尽,所以课后老师在全班微信群中,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思考的问题——“在团队或群体的情境中,少数人怎么能做到反转说服多数人,逆转‘少数人困境’?”围绕这个有挑战度的额外思考问题,很多同学发表了看法,进行了延伸性的讨论。这样的课后额外讨论,也有助于增强“共同思考”的学习社群感,并使之不局限于课堂时空的人为界限。

(4)在各种生-生互动中,更充分地发挥助教团队的作用,活跃社群氛围

在本门课程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助教团队对于学习社群的培育发挥了至为重要的作用,甚至超越了传统线下教学中的关键角色。在课上的聊天框自由评论中,助教不再是传统课堂上的“旁观者”,而是也参与到观点的发表和互相回应中来,积极带动了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在课后的个人卡片分享中,助教团队大量参与到对同学所分享的特色兴趣和经历的响应和讨论中,提升了社群中的包容感和亲近感;在课外的额外挑战性问题中,助教也参与到全班微信群的思考、讨论,让同学感受到社群中的多元视角。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助教团队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对于活跃本门课程的社群氛围,促进共同性的思考讨论和社群内的高质量联结,“居功甚伟”。

四、未来的工作方向:超越挑战、积累创新

本门课程在接下来的在线教学中,将继续进行两大方向的努力。

一是在上述做法的基础上,继续不断探索应对以上几大挑战的路径和方式,并力争从“解决挑战”迈向“超越挑战”,使得原本因线下转线上而受到极大影响的高互动小班课教学,不仅争取与线下“同质等效”,甚至在一些方面对线下课堂多有超越。

二是对于课程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做法进行积累性梳理,着重思考未来回归线下课堂之后,哪些做法(如课间投稿、课后个性化共享等)可以继续沿用甚至进一步发挥,成为未来课程不断进阶的重要积累和创新动力。

说明:本文著作权属于作者,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清华新闻网4月7日电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20年04月07日 10:58:2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闻中心版权所有,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