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郭庆来,电机系长聘副教授。
郭庆来
2017年10月,我受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第33届高校年会上作学术报告,汇报内容是我指导毕业的第一位博士辛蜀骏所完成的主要工作,而我自己的导师张伯明教授当时就坐在台下。我在开场白中说:“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一种薪火传承的奇妙感觉。”
不同于单一课程的教与学,导师与研究生是一种持续数年乃至一生的“师承”关系。尤其在清华工科,一个课题组或者实验室可能延绵数十年、传承多代学者,导师在选才和育人过程中,将自己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承下去,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属于每个团队的“特质”,这种特质体现在团队的学术方向、规矩原则、学生风貌等诸多方面,不同团队别具特色、各有缤纷。我曾留意观察身边不同课题组的研究生,发现大部分高年级研究生与导师或者所在团队属于“确认过眼神”的气质相符,隐隐有种霍格沃茨分院帽的神奇效果。这显然并非天生聚类,而是源于朝夕相处的言传身教,最终将一个个小的学术共同体建设成了一种师门独有的精神家园,我理解这种薪火传承正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导学思政”——学生从导师处不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其价值观。
价值观如何传承?我的直观感受更多来自自己的指导教师与学生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从研究生变成尚显稚嫩的导师,角色变换过程中有一些初步的感触,愿意跟各位前辈、同辈作一分享。
一、导师成为研究生科研上的铺路人,实现学术价值观的传承。
引导研究生选择什么样的课题?这是每个导师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否有勇气啃公认的理论硬骨头?是否能突破舒适区挑战全新未知?是否敢于解决来自工程现场的重大挑战?导师的每一个选择不仅体现自身的学术品位,更是向学生传递一种学术价值观。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肩负着科学探索的使命,面对的是充满迷雾的学术疆域,导师的学术理念和治学态度就是为研究生学术道路所铺下的基石,基石稳固道路才能走的长远。我们经常能听到那些“板凳坐得十年冷”“二十年磨一剑”的动人故事,关键在于这些团队能排除杂念,将这种价值观作为一种信念坚定的传承了下来。
从1995年起,我的副导师孙宏斌教授就在相年德教授和张伯明教授的指导下,开始涉足电压控制这一研究领域,并在其博士论文中率先提出了主从分裂理论。当时国内电网的自动化水平还不具备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的条件,因此这一理论一度被“束之高阁”。但几位老师认定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前沿性,坚持不懈地在这一领域持续研究。
2000年后,现场条件逐步具备,张老师和孙老师继续安排我在这个方向上开展博士课题研究。博士工作期间,由于涉及实际电厂的广域闭环调节,对电网安全影响大,我一方面必须长期坚守在工程一线,解决大量关键却不“高大上”的技术挑战,另一方面也承受了极大压力,必须保证控制过程的万无一失。我一度对自己的博士课题感到很迷惘,很羡慕一些同学只要在实验室做做仿真就可以写出很漂亮的论文。张老师和孙老师一直给我打气解惑,他们结合自己在东北电网、河南电网的研究经历给我现身说法,为我讲述中国的调度自动化技术从筚路蓝缕走到今天的种种艰辛,激励我在电压控制方向上去实现技术上的跨越和引领,并告诫我工程学科切忌“从paper到paper”的所谓创新,那些真正解决现场挑战的、“落地有声”的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并在江苏电网最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在我之后,我们团队又陆续有多位研究生在这一领域持续开展研究(这其中也包含了我成为导师后所指导的一些同学),二十余年的付出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支撑中国电网电压控制实现了从人工开环到自动闭环的重要进步,团队因此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我自己成为博士生导师之后,这样的学术价值观也就自然而然地向我指导的学生传递。这种传递可能是通过对一个学术观点的交流甚至争论,或者通过对一篇论文的反复修改,也可能通过对一次报告的精雕细琢。我曾协助指导的博士生李正烁现在已经成长为山东大学的年轻教授,他时常和我回忆起当年处女作如何被我改得“面目全非”,不仅文章本身逐词逐句满页通红,而且为了让他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改,我写的批注几乎赶上他论文的长度。当他自己也成为导师,给自己的博士生逐句修改论文,并写上大段批注时,在他脑海中浮现的正是当时我们两个在论文截止前夜奋战到天明的场景。他在发给我的信息中动情地讲:“似乎一下子就有一种纽带从西主楼延伸到了大明湖。”我想这种纽带就是学术价值观的传承吧。
二、导师成为研究生生活上的同路人,实现人文价值观的传承。
不同于学术观点或研究成果,价值观的传承并非通过著书立说而显于文字,更多的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交流。在求学的几年中,导师与研究生朝夕相处,生活层面的情感交流必不可少,导师和学生营造的应该是一种温馨的家庭感,导师对学生会形成对自己孩子或家人的“同理心”。导师成为研究生生活道路上的“同路人”,是打破师生之间地位壁垒、形成互信的重要基础。
导师放下架子,学生才会敞开心扉。一起出差或开会的途中,都是很好的机会,师生之间可以多聊聊生活中的杂事,讲点八卦,增进了解。在我自己读博士期间,一天导师来到办公室突然叫我过去,我惴惴不安以为要被训,结果张老师很激动地说昨天傍晚在校门口遛弯时看到我和女朋友“轧马路”了,他感觉非常般配,由衷开心,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父辈的温暖。我们团队里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中秋聚餐的传统,而且会尽可能邀请已经毕业工作的同学一起参加,一方面延续师生间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也为毕业同学和在读同学之间构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得同学们能更直接地了解毕业去向、工作机会等他们很关心的问题。多年下来,整个团队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研究生大多是尚未走入社会的年轻人,社会经验难免不足,导师也肩负着全方位育人的使命。一方面,需要制造实践机会,比如在科研项目中承担一些组织和管理工作,让学生能多走出象牙塔,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发现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成长。曾有一次在出差途中,一位同学血气方刚,和别人起了争执,我先安抚他的情绪,避免事态激化;待他情绪稳定后再和他讲如何学会“制怒”,如何控制情绪提高修养,如何更加有效地与人沟通。从这样一些生活小事入手,帮助年轻学生逐步形成乐观大度的人生态度,为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三、导师成为研究生职业上的指路人,实现事业价值观的传承。
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影响其一生,导师有责任给予毫无保留的指导和帮助,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事业价值观的传承过程。正如杨斌老师在《“导学思政”凝聚三全育人合力》一文中所指出的,职业发展层面的价值引导是导学思政的高级层次,是重要的育人过程。导师应该勇于承担“指路人”的角色,激励研究生将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融合。
导师对学生的职业引导,应当建立在对学生特质的充分了解之上(这也凸显了前文师生建立互信、增进了解的必要性)。我自己在职业选择时曾有过反复,走过弯路,张老师与我有过多次深入沟通,他一方面帮我分析自身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我在一些特质上的不足,这对我最终做出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我自己的研究生面临同样选择的时候,我也一直尝试帮助他们做类似的分析。我的第一个硕士生王尧毕业时有多个工作选项,他自己也一直犹豫不决。我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求两个角度,帮他分析了每个工作的优势与弊端,尤其分析了与他个人特质的契合度。最终他决定响应国家“振兴东北”的号召,返回家乡工作,几年时间里已经脱颖而出,成长为吉林电网最年轻的调度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清华毕业生选择走上学术道路,分布在国内外的不同高校、企业和研究所,开枝散叶。当他们成长为导师,又将影响更多学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的价值观传承有着非常惊人的“幂数效应”,相信这种润物无声的薪火传承势必将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清华新闻网6月29日电)
供稿:电机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