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志愿讲解队初创几件事
黄滕宇
校史馆志愿讲解队成立大会合影 黄滕宇 供图
前些日子,校史馆老师联系上我们几位紫苑学会和讲解队的“老”同学,告诉说校史工作60年纪念活动正在开展,也希望我们能写点什么作为纪念。想想看,我离开清华已有四年,虽不算长,但关于清华的一些记忆已经慢慢尘封起来,唯有在紫苑学会和讲解队一起工作的那些往事,回忆起来却十分清晰。
(一)
我加入紫苑学会的经历,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最幸运的事,大概就是2010年刚进入清华,还有一年就是百年校庆。那时候,借着百年校庆的春风,紫苑学会已经成立一年有余;学长带着我们参观校园时,指着几栋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对我们说,这就是在建的校史馆和音乐厅。对我而言,清华校史并不陌生,但我仍然对新校史馆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既源于的内心的兴趣,也源于对清华的热爱。我的一位中学挚友还曾跟我说过,他在高考前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里,就靠着睡前在维基百科上阅读清华北大的校史来支撑起自己的信念。我虽然没这么“狂热”,但也是受此影响,开始了解清华的故事:知道了梅贻琦,知道了蒋南翔;知道了“行胜于言”,知道了“从我做起”……
更让我感到喜出望外的,是清华竟还有这么一个学习校史的学生社团;它的名字──“紫苑”第一时间就吸引住了我。虽然,我还不知道它的来历是什么,却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个把清华的校色(之一)写进自己名字的社团一定非同一般,说不定就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
转眼就快到2011年4月百年校庆的日子了。那时,虽然我已加入紫苑学会好几个月,但还从来没有参加过学会的活动。有一天,我们接到会长李天的通知,说紫苑学会正在招募校庆期间校史馆的志愿者,将有机会在正式开馆之前进去参观学习。这么宝贵的机会怎么能错过!报名过后不久,我就接到了韩琦男发来的志愿服务培训和动员会的通知。在四教的动员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学会的几位重要人物,更让我惊喜的是,我这个从来没参加过活动的同学,居然被韩琦男选为校庆第一天的值日负责人,着实令我惊讶了许久。
百年校庆的宏大场面,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校史馆展厅内熙熙攘攘,馆外等待参观的校友们排起了数十米的长队。我们志愿者则在馆内协助老师们维持参观秩序,引导校友们按展线顺序参观。可是这时候,很多老校友却向我们提出了要求:“同学,能不能帮我们讲解一下展览的内容呢?”我们一方面以客流量实在太大、讲解会造成聚集和堵塞为缘由婉拒,另一方面也暗中感到一点失落:既然校友们这么热情地邀请,我们能不能试一试讲解呢?正好,第二天下午遇上了特别大的参观客流,校史馆的老师们便允许我们尝试着用讲解的方法来引导客人们参观展览。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对清华校史有了不少的了解,两天的志愿服务也熟悉了校史馆的展板布局,讲解应该是信手拈来──这一“试”不要紧,一路磕磕巴巴地说下来,才发现过去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原来,“自己知道多少东西”和“流畅地向他人传递出多少信息”中间还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等待着我们去跨越。
校庆的大幕落下,紫苑校史馆志愿服务队的使命也暂告一段落;而这时候,培养一支能在校史馆提供志愿讲解服务的队伍便这一工作便提上了日程。
(三)
事情的发展,有时候总会有一些机缘巧合。就在校庆后没几天,2011年5月初,校史馆老师接到了来自浙江大学的一封邀请函。这封邀请函是浙江大学学生“求是”文化宣讲队发来的,他们正在筹备成立五周年的系列活动,邀请了全国多所高校的相关学生社团前往交流研讨。
紫苑学会以田天为团长,派出了五人的队伍,坐了一天一夜的硬座火车到了美丽的杭州。我们的浙大之行,与其说是交流探讨,不如说是去“取经”。求是文宣的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浙大校史馆,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宣讲队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论坛上,我们收获了太多宝贵的经验:从讲解员选拔、培训、上岗到后期团队建设的全流程工作,到讲解员终身编号这样的具体细节,后来都成为了我们讲解队制度的一部分。
(四)
从杭州回来后,我们筹建校史馆志愿讲解队的工作就正式开展起来了。校史馆的老师们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关心和支持,和我们一起商量确定讲解队的名称、志愿服务性质、讲解员选拔和试培训制度,还有讲解队人员的分工合作等等;刘学担任起了讲解队筹建负责人(巧合的是,他本科正好毕业于浙江大学),向校史馆老师们提交了《关于校史馆讲解队的一些初步建议》,并且还身先士卒地在校史馆开始为客人试讲,并接受了老师的考核。
我也跟随着刘学的步伐,开始了讲解的练习──一边反复地去馆里听校史馆老师们的标准讲解,一边大胆地尝试讲解,熟悉展板内容、练习串词,也练习仪态、手势和站位。与此同时,还有李伟、王海亮等十多位紫苑学会的同学们也参与了进来,我们一起共同练习和成长。最终,到2011年底之前,第一批18名同学先后经过了老师的考核,首批讲解员队伍初见雏形。按照考核通过的顺序,刘学成为了001号讲解员,我则位列002号;而选举首任会长时,本应当之无愧的刘学却以学业繁重为由再三推辞而让位于我,我着实受之有愧,也更感觉到建设讲解队的责任在肩。
(五)
校史馆志愿讲解队的“生日”是2011年12月10日。这天傍晚,在三教2100阶梯教室里,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共聚一堂,在2011年度的校史知识大赛开赛之前举行了简短的讲解队成立仪式。校领导和老师们为第一批18名讲解员正式授予讲解证,标志着志愿讲解员的正式上岗。授予讲解证和唯一的终身讲解员编号,也就成为了接下来几年时间每一届新讲解员上岗的固定流程。
我从讲解队成立到离开清华,为校史馆和讲解队服务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与大家一同见证了这样一个志愿服务组织筚路蓝缕的全过程,收获了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校史馆的老师们一直为紫苑学会和讲解队的发展倾注了最大的力量来支持,对同学们生活上的关心也无微不至,他们早已不仅是我们的良师,更是益友。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离开清华后,讲解队还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路蓬勃发展,高歌向前。看着自己亲身参与、一同成长的志愿服务队伍后继有人,还发展得越来越优秀,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呢!我甚至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我们十年、二十年后重回清华,再来到校史馆前,看到讲解队的新生力量依然在茁壮成长,一同去聆听他们为我们讲述新的清华故事。
(作者2010-2014年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物理系本科学习,曾任紫苑学会会长、校史馆志愿讲解队首任队长)
编辑:张同顺 李华山 万宁宁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