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7日,一群年逾耄耋之年的老者,从海内外各地纷纷汇聚到清华园中。跨越70年时间的长河,这些曾经的同学少年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如今,他们挚爱的学校虽已不复存在,但数千师生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所诠释的这四个大字,已融入到一代人的血脉中,成为民族共同的记忆。
这座复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坐落于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校园主干道西侧的青草坡上。碑体主看面朝向昆明所在的西南方向,正面刻有冯友兰先生撰写的碑文,背面镌入抗战期间参军学生之姓名,共计834人。一侧刻有西南联大校训,另一侧则为此次建碑所立的碑志。
依据地形条件设置的层层叠落的台地,和不规则的折线,凸显着中国知识分子刚直的品格。三块台地代表当时联合起来的三所大学,不同的铺地材料寓含三所学校的性格。
它的原作,建于1946年西南联大正式结束之际,至今仍矗立在原联大校址——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校内。
1938年4月2日,南迁的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国难当头的日子里,三校师生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团结合作、弦歌不辍,不但维系了中华教育之命脉,也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国事维艰、物质窘迫,联大教学和生活的环境异常艰苦。华罗庚一家居住在郊区一个牛圈的二楼,六年来一直过着与“牛”共舞的日子。闻一多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替人刻印挣钱。因为路途遥远,很多教授都要步行十几公里来校上课。周培源每天骑马的身影,则成了联大一景。
更大的问题来自于安全。日寇飞机经常来袭,“躲防空”成了人人都上的必修课。在连绵的烽火中,师生们依然坚持求索、不懈追求。
伴随着空袭警报声,金岳霖在山坡上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论道》。一批开创性的著作和学术成果也纷纷在硝烟中问世,为联大赢得“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的称誉。
许多留洋海外的清华学子踊跃回国,以最新的知识反哺母校和祖国。八年中,在西南联大受过教育的学生约8000人,毕业生3800余人。培养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元勋、90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和灿若晨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政治家及众多的科技工作者。
在工字厅南苑的林木丛中,甲所和丙所之间的开阔地带上,还有另一块设立于1988年校庆时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碑额乃闻一多教授所篆之原迹。碑上所刻诗句,首字嵌联为“西南联大”。
在钟灵毓秀的清华园中,这两座纪念碑静立在道旁。它们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群学人的精魂,更是一个民族在患难中所迸发的精神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