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数字技术应用从工业领域向广泛农业领域延伸,传统农业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通过数字技术的渗透和融合将发生创新性变革,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孕育新赛道,加速培育新增长点。
从赋能机制看,数字技术通过对农村消费和农业生产的赋能,正在加速推动农业生产力升级。从赋能路径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可行路径。
推动整个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转变社会对“农业等于落后”的错误认知。我国长期的小农耕作特点,以及在数次科技革命中农业生产力晚于工业、服务业领域生产力爆发,导致社会上仍存在将农业视同于落后的观念。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尽量吸收更多人才、善用更强技术、聚合更好资源,共同加速将高科技的、先进的、高效的属性刻入现代农业。
二是要提升传统农业生产力。政府应加大力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土地流转,大幅度提高户均土地规模,以逐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使专业务农的收入与进城务工的收入达到平衡。
三是要赋予农民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探索农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盘活利用的有效途径,拓宽农民获取财产收入和抵押融资的渠道,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消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合理转变用途的障碍。乡村要振兴,首先要使农业产业兴旺,为此就要吸引工商资本下乡,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服务。
编辑:李华山